原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近日在第十三屆健康中國論壇平行論壇上談到健康保險的發展時表示,“健康保險雖然發展比較快,但是我感覺它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還應該增加供給,健康保險的發展空間還很巨大!”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按照魏迎寧的說法,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人民健康,制定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就是說,健康中國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長期戰略。而健康保險是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不可缺少的一環?!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落實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個人參加商業健康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
相比人壽保險、意外保險,健康保險在國內發展起步晚,但最近幾年發展最快。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健康保險平均每年增長大約27%,健康保險在總保費中所占的比重由2015年的9.9%提高到2020年的超過18%,比重將近翻了一番。
魏迎寧指出,2020年年底,健康保險保費規模接近汽車保險,汽車保險是財險公司最主要的險種。疫情之下,很多行業遭受一定的損失,比如餐飲業,旅游業等等。保險業反而發展比較快,激發了對風險保障的需求。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健康保險的保費超過了財產保險,不但超過汽車保險,而且超過了整個財產保險的保費,我看到這個數字之后也感到震驚,可見健康保險的社會需求是很旺盛的。
魏迎寧說,對于什么是健康保險,銀保監會做了規定,健康保險包括疾病保險、醫療保險、護理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醫療意外保險,它雖然發展較快但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還應該增加供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魏迎寧看來,健康保險發展呈現三大趨勢。第一,深度運用信息技術。在健康保險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發現需求,科學定價,優化服務。長期護理保險為什么難以開展,因為風險方式的概率不太好估計,需要有數據,需要有大數據,要能定價才能銷售,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二,健康保險要與健康管理服務結合。只有運用信息技術,才能實現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的結合,人們買健康保險,不是為了想得到賠款,而是希望處于健康狀態,怎么保證健康狀態,需要健康管理服務;第三,健康保險要實現普惠,惠及人民大眾。
魏迎寧稱,實現保險的普惠,讓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合理的價格、便利的方式買到適合其所需要的保險,讓更多的人處于保險的保障之下。重點是中低收入人群,因為高層的客戶被開發的比較多,滿足中低收入階層需要的產品,需要更多的關注。要實現保險的普惠,一是靠市場競爭,二是靠保險科技的運用。國家非常重視保險作用,給優惠政策,光有這些政策,沒有保險科技的運用,沒有市場競爭,普惠還是有困難。
有人說,一人患重病就讓一整個家庭陷入困境,這是中國式的悲哀。不能否認的是,許多中國家庭....
208106個用戶完善保障計劃